第(3/3)页 “尽显北方山水的荒寒之态,这种意境,现代人很难体会到了!”贾老板心中感慨万分,觉得能与古人神交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展开到中段,贾老板的心情更加激动了,他觉得接下来要展示的部分是整幅画的精华所在,语气一转:“到这里,曲桥溪瀑处为一'转',你们注意到没有,这座小桥虽然只有寥寥几笔,但却成了整幅画的转折点!” 他内心赞叹王翚的构思巧妙,能在如此细微处体现出大师风范,“又呈现出典型的王蒙山水风格,王蒙可是元四家之一,他的技法能被王翚如此完美地继承,真是艺术史上的奇迹!” 贾老板想到自己竟然拥有这样融汇古今的杰作,心中的自豪感简直要溢出来,“看这里,王翚以短促的牛毛皴细笔皴擦,这种皴法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极深的功力,每一笔都要恰到好处!” “山石的突出部和边缘处笔简而墨淡,这是为了突出立体感,你们看是不是很有层次?”贾老板心中暗想,这样的细节只有真正的行家才能理解,“凹陷及深暗处则笔密而墨浓,这种对比手法,现代画家都很少能掌握!” 贾老板好像在美术课一样,越说越兴奋,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在上一堂精彩的艺术课,“真切的表现出山峦的层次和质感,你们用手摸摸看,是不是感觉这些山石都要从画面中凸出来了?” 贾老板的想象力被完全激发,“整幅画,得南方山川植被丰茂、盛润清俊之美,这种从北方的荒寒突然转入南方的温润,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他内心感叹王翚技艺的全面,能将南北风光都表现得如此生动。 “在这一部分,随着山势的舒缓,你们的心情是不是也跟着放松下来了?”贾老板觉得好画就是有这种感染力,能够调动观者的情绪。 “渐次展现出平远开阔的江南景致,这就是王翚的高明之处,让观者的视觉和心理都得到了完美的过渡!” 最后,手卷展至末端,贾老板的心中涌起一阵不舍,就像是一场精彩的演出即将落幕,他总结道:“卷尾采用赵大年风格的湖山小景,为全图之'合'点,你们看这个收尾,是不是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在描绘丛林平湖之余,将观者的思绪从峰回路转的峰峦中引出,这种引导观者情绪的技巧,真是高超!”贾老板想象着自己的客人此刻一定和自己一样沉醉在这美妙的艺术境界中。 “挥向一片浩瀚而温润、秀丽的湖山之间,你们现在是不是感觉心胸都开阔了?”他觉得好的艺术作品就应该有这种净化心灵的力量。“颇得余音绕梁之味啊!就像听了一首绝妙的古琴曲,虽然曲终了,但那种美妙的感觉还在心中回荡!” 贾老板的比喻让他自己都感到满意,觉得这样的形容恰如其分。“这一卷,可谓是王石谷师法宋元、融汇南北的集大成之作,我敢说,就算是故宫博物院,也不一定有比这更好的王翚作品了!” 此时,贾老板心中的骄傲达到了顶点,觉得能拥有这样的珍品真是此生无憾,“难得,太难得了!这样的作品,可以说是千金难求,有钱都买不到的稀世珍宝啊!” 贾老板最后这句话说完,重重叹了一口气,“也就是你们来了,换成别人,这幅画绝对不能这么便宜带走!” 柱子听完贾老板滔滔不绝的讲解,感觉脑子嗡嗡的,那些专业术语像一堆乱麻,根本理不清头绪。他默默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听到了,然后抬眼迅速扫了一下贾老板那张红光满面的脸,心想:“这贾老板着实有两下子,难怪哥曾经说,论到字画,贾老板绝对是大家,甚至在自己之上!” “就是这藏印也太多了,有好多我都不认识。”柱子挠了挠头,憨厚地说道,试图把话题引向一个轻松点的方向。 贾老板听完柱子的话,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笑声爽朗而得意,“别说你都说不出来了,这上面有几个,我都不知道是谁。”他故意卖了个关子,仿佛那些他也不认识的藏印,反而是宝贝的加分项。 说着,贾老板伸出略显肥胖的手指,在红木桌面上有节奏地敲击着,发出“咚咚”的声响,“你们俩小子,这更能证明,这是一副流传有序的玩意!” “你们想啊,这要是没点年头的真东西,能盖上这么多章吗?这每一枚印章,可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第(3/3)页